账号:

密码:

验证码:

免费注册

你的客服可能是残疾人:互联网时代的残疾人就业探索
浏览:354次  发布时间:2019-09-29 14:47:12

2019年8月26日 公益时报

集善乐业残疾人网络就业张掖基地内景。   本文图片 公益时报

      互帮互助、残健共融让残疾人迅速融入到社会之中。

请问您怎么称呼?麻烦您提供一下订单号,我帮您查询一下。
您是没有收到取件通知吗?麻烦您再说一下……
      8月8日,甘肃张掖一个约有100个工位的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回电话和敲击电脑键盘的声音,让人明白这是一个客服中心。
      但走进去,却很快发现许多不同寻常之处:这里的轮椅远多于普通的座椅。办公室墙上贴着的标语“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告诉人们,这是一个以残疾人为主的机构。
     “我们这里是集善乐业残疾人网络就业张掖基地,有60多位残疾朋友就业,目前主要做的是圆通快递的在线客服、语音客服工作。”基地负责人刘韦评表示,而他本人也是一位肢体残疾人。
      圆通集团总部在上海,距离张掖有2000多公里的距离。这些残疾人朋友是如何获得了这份工作,并能够完成的呢?
     仅有救助是不够的
     事情的起源要追溯到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残疾人就业项目的设计实施。
      “基金会之前的项目更多侧重于对残疾人的资助,就业项目比较少。邓朴方会长多次提出要发展劳动福利型残疾人事业,把就业放在突出的位置。”“集善扶贫健康行·互联乐业”互联网就业项目办公室主任刘亚衡表示。
     那么,残疾人就业项目究竟该如何设计实施呢?众所周知,残疾人就业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西部贫困地区,重度残疾人就业更是难上加难。由于就业技能欠缺,就业机会不均等以及设施欠缺的原因,绝大多数残疾人并不能像健全人一样在劳动市场上自主择业。
     “通过市场调研、能力评估,我们确定了几个原则。一是能帮一个是一个,能帮一群是一群,不贪大求全,做一件事情就把它做透,让项目参与人真正能够受益;第二,我们希望做一个能够引领全国、带动各个地方的残联、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残疾人自发的互助组织有一定规模的事情。”刘亚衡强调。
     有什么工作是符合这些原则的呢?基金会通过调研发现,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新的工作岗位,例如在线客服、语音客服、大数据标注等,而且属于轻体力劳动,比较适合残疾人。但这些工作多集中在东部,而且由于误解和偏见的存在,残疾人很难获得这些工作。
     于是2017年,基金会设计了“集善扶贫健康行·互联乐业”互联网就业项目,希望以基金会为桥梁,将互联网就业的岗位从东向西引到就业不充分的区域,让贫困地区的残疾朋友有机会去做东部发达区域的工作。
     残疾人能胜任吗?
     项目设计出来了,问题是残疾人可以胜任互联网相关的工作吗?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17年5月,项目在北京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西部八省市师资培训班。刘韦评就是在培训班上进入了项目的视野。
     “韦评是脊椎损伤,下肢血液循环非常不好,为了练打字不休息,导致晚上睡觉鞋脱不下来。”刘亚衡回忆道,“到最后的时候,他的成绩名列前茅。”
     在项目的支持下,刘韦评回到张掖后利用家里早教中心的场地为当地的残疾人进行了免费的相关培训。
     “残疾人非常有韧性,他没有工作机会,一旦拿到一个机会之后会非常珍惜,他可能上手非常弱,但每天都在进步,像蜗牛一样,这给了我们信心。”刘亚衡表示。
     截至目前,张掖基地已经为200余名残疾人开展了三期职业技能培训,其中60余人通过考核后在基地就业,成为圆通速递的在线客服和语音客服工作人员。他们中有重度肢体残疾、脊髓损伤残疾、脑瘫、听力语言障碍等不同状况的身体残疾。
     残疾并没有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先天脑瘫的徐金玉虽然吐字不清,手指有些畸形,走路也有问题,但从事在线客服的他经过努力,在7月拿到了3900元的高薪。